2024年11月30日,全國核輻射突發事件生物劑量網絡實驗室工作會議在福建省福州市召開。中國疾控中心輻射安全所劉青杰所長、福建省衛生健康委職業健康處葉晶晶副處長、福建省職業病與化學中毒預防控制中心李津副主任、復旦大學放射醫學研究所陳紅紅研究員、甘肅省疾控中心劉剛主任、中國疾控中心輻射安全所袁龍主任、蔡恬靜副主任和網絡實驗室各省市相關負責同志共計29人參加會議。會議由劉青杰所長主持。
會上,蔡恬靜副主任總結了2024年全國核輻射突發事件生物劑量網絡實驗室建設進展情況,確定來自天津市、山西省、江蘇省、廣東省、重慶市、貴州省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7家單位為聯合實驗室,其余10家單位為衛星實驗室。隨后7家聯合實驗室分別從能力建設、人員配置和硬件平臺等方面介紹了生物劑量估算工作的開展情況,并展開熱烈討論。
劉青杰所長指出要縮小網絡實驗室各成員單位間的能力差距,建立網絡實驗室統一的不同品質射線的生物劑量估算曲線,健全自動化分析標準化流程及技術方法,擴大生物劑量估算范圍,增加復雜場景劑量估算,關注低劑量輻射、局部照射和職業照射個人劑量問題。各單位代表也表示在2025年會進一步提升劑量估算能力,加強人員、設施配置,強化實驗室能力建設,建設好我國生物劑量估算網絡實驗室。
輻射安全所 田雪蕾供稿